小说文章分享_精选小说推荐_全网小说导航平台

网站首页 > 小说推荐 正文

芙蓉镇 (小说)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baijin 2025-08-19 19:39:29 小说推荐 1 ℃
茅奖巡礼|古华《芙蓉镇》

这段时间,我们在湘西自治州的花垣县边城广场举办一场大型商品展销会。展会未开之前,我跟来自五湖四海的参展商推荐了沈从文先生笔下的《边城》里叙述的一脚踏三省得花垣县茶峒古镇值得去游一游,参展商也去是趁着未布展的时间兴高采烈的去了茶峒古镇。玩了回来后反应还不错。

花垣边城广场商品展销会结束后,我们接下来去湘西自治州的永顺县。电影《芙蓉镇》里的芙蓉镇就属于永顺县管辖区域。芙蓉镇的名原来不叫芙蓉镇,而是叫王村镇,因拍摄电影《芙蓉镇》后才更名为芙蓉镇。

如果说花垣茶峒古镇是一脚踏三省的古镇,那么芙蓉镇则是挂在瀑布上的千年古镇。

芙蓉镇有很多风景名胜,年,芙蓉镇被评为国家4A级景区。花垣边城广场展销会6月日结束后,去永顺县湘潭文化休闲广场参加我们商品展销会的参展商到时候可以利用布展前的时间去转转。

芙蓉镇有几个地方值得大家去看看,溪州铜柱、电影《芙蓉镇》外景拍摄现场、芙蓉镇大瀑布、土司行宫、土人居穴遗址等景点。

溪州铜柱

根据百度百科对溪州铜柱的描述:溪州铜柱,芙蓉镇“王村湘西民俗风光馆”。因这一带古时候叫下溪州,所以铜柱名曰“溪州铜柱”。建造于后晋天福五年(年)。溪州铜柱下为圆形,上端为八方形,每方宽厘米,直径厘米,除顶部有残损外其他保存完好,柱身的八个面上前后相接地刻写着余字的铭文。溪州铜柱树立时兼具纪念碑性和实际政治功能,特殊的形制和丰富的铭文对研究湘西古代文化及民族等具有重大意义。年3月4日,溪州铜柱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芙蓉镇大瀑布

芙蓉镇大瀑布是湘西地区最大最壮观的一道瀑布,高米,宽米,水流从悬崖两侧倾泻而下,声势浩大,十里之外都能听见水流的撞击声,“挂在瀑布上的千年古镇”由此得名。

年5月日,央视网拍摄发布了一条视频,名为《湘西最大的瀑布——芙蓉镇大瀑布,并对此进行了报道,说“芙蓉镇三面环水,拥有湘西最大最壮观的一道瀑布——芙蓉镇大瀑布。穿镇而过的瀑布高约米,分两级从悬崖上倾泻而下,声势浩大,水雾弥漫,景致独特,吸引众多游客驻足观赏。”,以下是我从该视频中的截图,感兴趣的朋友可搜搜“湘西最大最壮观的一道瀑布——芙蓉镇大瀑布”,就能看到视频的全部。

土司行宫

屹立在芙蓉镇大瀑布旁的“土王行宫”,它可以说见证了芙蓉镇千年历程。相传土司行宫是富甲一方的古土王的专属避暑山庄,整个行宫依山而建,立水而居,侧面是悬崖峭壁,宫前溪水长流,飞瀑直泻,也是欣赏瀑布的绝佳位置。

土家族建筑不同于汉族,土司行宫并没有那么讲究对称。飞檐翘角,青砖黑瓦,有着浓郁的土家情调。霸气的土王桥横跨瀑布两端,气势威严。步入亭台楼阁俯视而下,看着瀑布飞流直下,只觉清风拂面。

土王行宫在瀑布镶扮下有“水帘洞”、“檐下飞瀑”等自然景观!

有唐伯虎、沈从文等文人留下的诗词墨宝;

有歌星宋祖英拍摄《家乡有条猛洞河》、《小背篓》MTV的歌台;

有刘晓庆在此游泳、品茶观瀑的茶楼;

有《乌龙山剿匪记》等多部影视剧外景拍摄场景

土人居穴遗址

张家界自由行David龙对土人居穴遗址是这样介绍的,土人居穴遗址——瀑布之下妙趣横生 位于芙蓉镇大瀑布下的入口,有一个石岩洞,这是早期土人居住的遗址。

这个石岩洞很久以前能够容纳千人,后经千百年的水涨水落,被大量淤泥积压成现今之样。

据当地的王姓谱书记载,很久以前,有一批人为避秦朝战乱,一路沿沅江涉水而上,历经千辛万苦,来到这个石洞歇息,见洞内有一些长发赤脚,披兽发,发声如鸟兽语的人。

这些人就是早期居住在芙蓉镇的土家先民。这拔人见这些土家先民勤劳善良,极易相处,便同他们久居下来,繁衍生息,一起经营了这个地方。为了方便当时原始的生活和生产,便合力开凿了一条古栈道。

芙蓉镇不仅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千年古镇,也是融自然景色与古朴的民族风情为一体的旅游胜地,又是 猛洞河风景区的门户、一个寻幽访古的最佳景点。

湘西的芙蓉镇因年由上海电影(集团)有限公司出品,谢晋执导,阿城、谢晋编剧,刘晓庆(饰胡玉音)、姜文(饰秦书田)主演的爱情电影而名满天下。我相信后、后百分之八十都应该看过这部电影。感兴趣想重温那个时代气息的朋友可去看看这部电影。

但是电影《芙蓉镇》却是根据作家古华年创作的小说《芙蓉镇》而改编的。该小说是第一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

古华先生书中的芙蓉镇是位于湘、粤、桂三省交界处嘉禾县的塘村。书中对塘村当时的情况进行了详情描述。

我摘抄如下:芙蓉镇坐落在湘、粤、桂三省交界的峡谷平坝里,古来为商旅歇宿、豪杰聚义、兵家必争的关隘要地。有一溪一河两条水路绕着镇子流过,流出镇口里把路远就汇合了,因而三面环水,是个狭长半岛似的地形。从镇里出发,往南过渡口,可下广东;往西去,过石拱桥,是一条通向广西的大路。不晓得是哪朝哪代,镇守这里的山官大人施行仁政,或者说是附庸风雅图个县志州史留名,命人傍着绿豆色的一溪一河,栽下了几长溜花枝招展、绿荫拂岸的木芙蓉,成为一镇的风水;又派民夫把后山脚下的大片沼泽开掘成方方湖塘,遍种水芙蓉,养鱼,采莲,产藕,作为山官衙门的“官产”。每当湖塘水芙蓉竞开,或是河岸上木芙蓉斗艳的季节,这五岭山脉腹地的平坝,便颇是个花柳繁华之地、温柔富贵之乡了。木芙蓉根、茎、花、皮,均可入药。水芙蓉则上结莲子,下产莲藕,就连它翠绿色的铜锣一样圆圆盖满湖面的肥大叶片,也可让蜻蜓立足,青蛙翘首,露珠儿滴溜;采摘下来,还可给远行的脚夫包中伙饭菜,做荷叶麦子粑子,盖小商贩的生意担子,遮赶圩女人的竹篮筐,被放牛娃儿当草帽挡日头……一物百用,各个不同。小河、小溪、小镇,因此得名“芙蓉河”、“玉叶溪”、“芙蓉镇”。

我很疑惑当时导演谢晋在选址拍摄《芙蓉镇》时,为什么会选址湘西永顺县的王村镇,而不是作家古华笔下位于湘、粤、桂三省交界的峡谷平坝里芙蓉镇。现在的情况是,拍摄地永顺县王村镇在人们心中成了芙蓉镇,而真正的芙蓉镇,随着岁月的打磨,早已物是人非,就连本地人都不记得自己家乡的美好往事了。

带着这个疑惑,我上网查了一些相关的资料,大概才知道为什么当时拍摄《芙蓉镇》时没有选择原著《芙蓉镇》里的嘉禾塘村镇。导演谢晋拍摄《芙蓉镇》时,当年嘉禾塘村镇原有风貌已经变了,和小说里描写的已经完全不一样了。为了找到合适的外景地,副导演、美工师一行人历时一个多月搜遍了湖南、广西、贵州、四川等五省一百多个村镇,行程一万余里,却没找到理想中的“芙蓉镇”。最终谢晋带着摄影师亲自到湖南勘景,被王村的石板路、吊脚楼以及溪水峰峦吸引,选定这里作为“芙蓉镇”的外景地。而原著《芙蓉镇》里的嘉禾塘村镇也仅仅只是在电影里刘晓庆磨米豆腐的场景时被拍摄了一下。

据说,为了配合拍这部电影,王村把五亩耕地改成种水芙蓉的池塘,又移栽了三十二棵木芙蓉。王村的渡口没有吊脚楼,又从三十里外拆迁了一座运来。当时美工师在王村搭建的节孝坊、魁星楼、状元楼,就引来游客拍照留念,一些写生的人还打开画夹画素描。

说实话,要不是给参展商推荐永顺县芙蓉镇时我去查了一下芙蓉镇的概括和历史的话,我也会一直以为古华先生所著的《芙蓉镇》和电影《芙蓉镇》里的镇是一个地方呢?

唉,还是书读的不够透彻导致了这种错误的认知。

不管怎么说,芙蓉镇被列为湘西四大古镇只一,必然有它独特的魅力,不然当时导演谢晋也不会跑遍千山万水而选择这里拍摄这部扛鼎之作。这部十分罕见的华语电影,现如今来看也依然是经典。

电影《芙蓉镇》因王村而红,王村也因电影《芙蓉镇》而名声大噪。所以,我强烈向参加6月日—7月2日的参展商朋友们推荐,既然来到了永顺县,为什么不去芙蓉镇去放松一下疲惫不堪的身心呢?

文中部分内容和图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告知。关注我,每天分享展销路上的点点滴滴。

最近发表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