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文章分享_精选小说推荐_全网小说导航平台

网站首页 > 小说推荐 正文

下乡插队的快乐日子_回忆下乡插队地方的感慨

baijin 2025-08-19 19:50:31 小说推荐 2 ℃

上山下乡本质上就是城市危机在农村的软着陆,农村解决了中国胜利道路上了一次重大危机。中国不能完全按照西方经济学家的现代化理论走,很多理论都没有普适性。


中国面对强敌环伺,内部发展动力不足,生产力即将断链的困境下,“上山下乡”成了唯一解。它解决了城市青年的就业压力,解决了已经失控滞留城内的青年大学生问题,稳定了城市治安。中国的发展一路都的艰辛,我们和西方国家并不一样。


不仅政治文化与西方国家有着显著差别,在发展道路上也不能一概而论。靠掠夺进行原始积累的方式并不适合现在的国际形势,通过让渡主权来吸引发达国家的投资,也不会是中国要走的路。


“新冷战”当前,回顾当年冷战经验就显得格外重要。中国的发展之路比起他国要艰难很多,这是一条从未有人走过的路。需要我们步步试错,摸索着前进。每次革命都是探索之旅,只有吸取经验教训,才能一路走下去。

大约在四十多年前,我国政策规定,知识青年要上山下幺,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于是,大批的高中毕业生,走出校园后,就被分配到全国各地的农村,与农村人民同吃同住同劳动,以此来体验农村人民的千辛万苦,勤劳勇敢,堷养自身的劳动技能以及纯朴深厚的阶级感情。

上山下乡是毛主席建国后发表的重要指示,它改变了无数青年人的命运。从字面可以理解,上山和下乡其实是两种模式,分为:农场(包括兵团、干校)和插队。

但这两种模式却是一种路线,就是让城镇青年到乡下进行劳动再教育。

早在1956年,中央就已经着手起草关于未来农业发展的文件,并第一次在里面注入了“上山下乡”的概念和政策。

十二年后毛主席一声令下,无数知识青年投身上山下乡的洪流中去,到远离家乡的山区或乡下进行农业生产生活。

当年上山下乡的青年们还有一个响亮的称呼“知青”,知青们在后来基本主要体现在下乡插队中,插队没有任何后勤,生活饥暖全靠自己生产。

这也是效仿前苏联的农垦开荒政策,对当时乡村生活经验浅薄的知青们是一个非常大的考研。

最近发表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