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文章分享_精选小说推荐_全网小说导航平台

网站首页 > 小说推荐 正文

三关熟女 (一天一杯牛奶)全本在线阅读-起点中文网官方正版

baijin 2025-08-19 18:44:28 小说推荐 1 ℃
《锦绣芳华》番外:何惟芳怀四胎不敢生?夫妻起争执,结果太意外


老邹 旅顺口大型画传 : 发表于辽宁

土城子城址位于三涧堡街道土城子村。现存城墙东南角一段和西部部分城墙,旅顺北路从城中穿过。城墙由泥土夯筑。据以前调查材料,城址大约为长方形,南北长米,东西宽米左右,有南、北两门。城址虽然遭到破坏,但仍可见断断续续的城墙,并可见陶片、瓦片等,当时城墙高度大约为3米。而今只有东北城墙一角和西部部分城墙,其它遗迹荡然无存。

在大连,很多人知道的土城子就有3个:旅顺土城子、大连湾的土城子,还有一个是金州土城子。而此次,我们要说的是旅顺土城子,一个无论历史还是故事都极具特色的村中之城。

土城子,一个看上去颇有些土洋结合意味的名字,但仔细了解了它的前世今生,你会慢慢感觉它的行政建制虽然一直只是村庄,但其实,它的历史、它的存在早早就成了所在镇子及后来街道的中心。  

眼前的土城子,有米以上的商业步行街,新楼林立,正中间有一条宽阔的大路,车水马龙,道路两侧的商业大楼和一个个安静的农家小庭院相互默默地眺望着。

土城子的历史值得一说。早先,在村子的西南发现的“青铜短剑墓”中曾出土数柄青铜短剑,其年代在春秋战国时期,年,在土城子的蒋家村又出土了大量的战国刀币和汉墓群。而现在土城子的得名则是因为它的域内有一段辽代的土城墙遗址。城墙用土夯筑而成,虽历经沧桑,现残存城墙东南角一段和西南部城墙若干米,城墙的东南角呈度角,长近米,高近3米。

据《辽东志》载,辽朝为防女真人通宋,“去海四百里,置三栅,置兵三千,绝其贡献之路”。其中,苏州关位于金州湾和大连湾之间,绵延公里,原关墙为土石和木栅混合建筑,墙基宽约米。设有边台、望台和关隘(今后关村和前关村)。另两处,一是旅顺三涧堡土城关,二是在渤海海峡中今山东长岛县北隍城岛上的城关。这座荒草寂静的古城墙虽然未能再现当时土城子的规模,但据考证,当时的城墙南北长米,东西宽米,城墙南北之间各开门,城内东北方向有烽火展望台当时的土城子已经是要塞之城。

 (以下节选自素素老师文章)

公元世纪,中国版图上出现了辽、宋、金三足鼎立之局面。在此之前,中原的宋朝见契丹气势已衰,就想趁机越海以灭之。宋徽宗曾派两个宦官入辽,明为使者,暗为间谍。他们在狮子口一上岸,就通过潜伏辽地的内鬼,拿到了相当有用的边地情报。这是一个讯号,可见彼时的大辽国镇边之关,已经是人松马懈,任人往来了。

  果然如此,不出几年,大辽阵角已乱。一直磨刀霍霍的女真人从背后轰然杀出,打得毫无还手之力的契丹军队连连败退。就在此刻,宋廷豢养的那个辽籍内鬼,立刻渡海回到宋都,给宋徽宗献上一计:联金灭辽。

  宋徽宗早有此意,可是真要动手,又有点举棋不定。有一天,突然接到登州守臣来报,说有两只大船,最近被大风刮到登州境内,船上有乘客数百,都是苏州关的辽国难民,他们本来要去朝鲜半岛,却叫大风给刮到了山东半岛。船上有个高药师,说他看到女真大兵正在辽东半岛与辽军打仗,百姓只好避乱出海。正是这个消息,给宋徽宗吃了颗定心丸。既然如此,就正式启动那个计划吧,宋军取道海上,与金兵联手灭辽。

  这就是史上著名的宋金海上之盟。

  山东半岛与辽东半岛,中间有海峡相隔。公元年,契丹建国之初,辽南一带的熟女真,即那些被辽太祖强迁到复州和苏州的渤海遗民,就是通过水上通道与中原的宋朝暗中往来。《宋史》曾有类似的记载:

  遣史来贡方物,多名珠、貂皮,自此无虚,岁或一再至。又曰:建隆以来,熟女真由苏州泛海至登州卖马,故道犹存。

  其实,辽置三栅,阻挡的就是这条海上故道。彼时,辽宋之间互为敌国。在大辽的地盘上,女真各部只是辽之臣属,若与宋私下沟通,势必为辽所不容,而辽置三栅之后,也确实把宋与女真之间的水道交通给断绝了许久。

  正因为如此,当宋徽宗得知辽东半岛已见女真大兵身影,马上就想到了宋与金曾经有过的旧谊。于是,宋徽宗把这个任务交给了跪报边情的登州守臣,命他挑选几个精干将吏为大宋使者,以高药师为向导,自登州出海,取道狮子口,以贩马为名,前去探听女真的虚实。然而,这艘船虽说靠近了苏州关,因见女真大兵甚多,竟未敢贸然上岸,无功而返。

  宋与金再次接触,已在一年之后。仍是原班人马,仍从登州乘船出发,仍以大宋使者身份求见金主。可是,这次比上次更糟,他们从狮子口刚上岸,就被女真大兵抓住,不但抢去了财物,还几次举刀要杀了他们。多亏高药师脑瓜灵活,经他再三巧辩,女真大兵终于答应不杀,只把他们一一地绑紧,带去金国的都城,面见金主完颜阿骨打。

  宋使总算有机会向金主口传宋主诏令,当他委婉地说出,宋主欲与金主结海上之盟,宋金夹攻灭辽,完颜阿骨打立刻变色,他叫宋使捎话给徽宗:

  跨海求好,非吾家本心,共议夹角攻,匪我求尔家,……若果欲结好,同共灭辽,请早示国书,若依旧用诏,定难从也。

  完颜阿骨打显然是挑了宋徽宗的礼,金是独立的国家,而不是宋的附属,要想与金结盟,就应该拿国书来见,少在我面前耍大牌。其实,在金主眼中,辽的灭亡是早晚的事儿,以后的对手就将是宋。所以,他故意搪塞刁难,拖延时间,直到宋使第四次找上门来。

  与前几次一样,宋使由登州泛海,至辽东半岛的苏州关下,却见驻在这里的女真军已分三路北上,出师攻伐辽上京。宋使只得一路尾随到辽上京,正好撞见金兵大破辽国京城的惊骇一幕。直等双方休战,宋使手持正式的国书,入见完颜阿骨打,宋金海上之盟才签字画押。

  此前,宋与辽曾订过澶渊之盟;此刻,宋与金订立了海上之盟。正应了那句老话,在政治上,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宋金海上之盟,也没脱了这个窠臼。

  盟书上有这么几个要点:一是宋金双方结盟,相约夹攻契丹,金攻取辽中京,宋攻取辽南京;二是灭辽之后,宋将把岁赐辽朝的五十万两匹银绢,改赐金朝;三是金兵自平州趋古北口,宋兵自雄州趋白沟,两面夹攻辽军,双方界线以古北口、松亭关及榆关为界;四是双方立约之后,任何一方不得与辽讲和;五是战争结束,双方将在榆关设置榷场,通商往来。

  然而,在宋使与金主谈判之前,金兵就已经唱响了攻取辽上京的胜利凯歌。也可以说,宋与金联手灭辽,原本是宋徽宗的意思,在完颜阿骨打的内心,宋和辽一样,都是金的劲敌或对手,两国之所以还要立此盟约,不过是完颜阿骨打的灭辽大业需要宋徽宗敲敲边鼓。岂不知,宋徽宗也在打自己的小算盘,对宋而言,联金灭辽已势在必行,宋之所以要讨好金,其实是要金帮个小忙,拿回自己的领地,即此前割让给辽国的燕云十六州。

  正因为宋金各怀鬼胎,海上之盟就有了太多的不确定性。事实也是这样,辽上京和辽东京失守之后,契丹本土几乎悉归金国所有。海上之盟虽然清楚地写着,辽灭,则燕云十六州归宋。可当这一天真的到来,金却只还给宋六个州,剩下的一大半,收入私囊不商量。

  宋徽宗不能接受这个结果。公元年秋天,宋使专程抵金,递上国书,正式索要被金占为己有的十个州,否则每岁五十万两匹银绢就不给了。宋徽宗真是太不了解完颜阿骨打了,金主早就料到会有这么一天,趁机跟宋主翻了脸,什么海上之盟,顿成废纸一张。

  于是,金独自向辽发起了最后的攻势。公元年,完颜阿骨打拿下了天祚帝所居的辽中京,天祚帝仓皇败走。公元年,金兵抓获了丧家犬般的天祚帝,雄踞中国北方二百年的辽帝国宣告灭亡。

  后面发生的事情就更加惊心动魄了,因为金与宋的对决,铸成了靖康之耻。公元年,亡辽之后,金兵攻破了宋都汴京,宋徽宗和宋钦宗父子一起被俘,与三千宫院北上做了亡国之囚。因为赵氏家族还有别的公子,因为他们南逃成功,中国历史上就有了南宋。

  不管怎么说,宋与金当年为结海上之盟,两国的使者,以及宋安插在辽的间谍内鬼,曾在苏州关、狮子口关、北城隍岛关之间来回穿梭。辽设三关,本来防的是女真,最后灭掉辽的却正是女真。宋金结海上之盟,本来想结为战友,最后吃掉宋的恰恰是金。

  然而,辽虽为金所灭,不甘不愿地退出了历史的舞台,这个曾经雄霸中国北方的草原民族,却在旅顺口留下了独属于自己的故事。

最近发表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