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编程技术博客社区

网站首页 > 博客文章 正文

设计·工艺·艺术——访旅美设计师杜星莹

baijin 2024-08-14 12:29:44 博客文章 14 ℃ 0 评论



曾经有人说,设计应该首先要考虑的事是它究竟是艺术还是技术。对此旅美新锐设计师杜星莹(Xingying Du) 表达了不同的观点。“设计首先是为人服务的,具有功能性。其次设计也有基于美学的考量,具有艺术性。对于好的设计而言,这二者不是非此即彼的,而是缺一不可。”


布鲁克林艺术设计博物馆(Brooklyn Museum of Art and Design),剖面透视图

在杜星莹设计的布鲁克林艺术设计博物馆(Brooklyn Museum of Art and Design)概念方案中,就明确地阐述了艺术、工艺和设计的关系。她把核心的展品放在“展示盒子”里,并让在其间穿插的“交流空间”作为辅助的展示空间。

“艺术首先是一种天份。” 杜星莹说到。艺术是艺术家个人意识的独创性设计,具有很强的主观性。艺术并不会刻意迎合大众或用户的需求,它是在讲一个关于它本身的故事。因而在布鲁克艺术设计博物馆中,艺术展廊中“展示盒子”们的交错布置,出入口设置都没有固定的规律。游客在其间游览路线是一种无规律的,自发被吸引的,具有很强的不定性。这也就在一定程度上隐喻了艺术的抽象性和主观性。

工艺是可以通过后天的勤学苦练获得的,是可被传授的。比如,通过勤学苦练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出色的画家,但不是每幅作品都可以被称作艺术。因而在工艺展廊中,杜星莹引用了空间共享(space share)的概念,巧妙地把工艺类“展示盒子”,和工艺品教学空间相邻配置。因而,访客既可以在这里参观工艺展品,同时可以看到工艺品的制作过程。同时,教学区的学员也可以在学习技艺的过程中和展出的作品进行互动。

关于设计展廊,杜星莹特意把它放在技术展区和艺术展区之间,寓意出彼此的联系。在设计展区,她想突出当今社会各种类型设计相互渗透、相互交流的动态。在相对封闭的设计“展示盒子”中,按类别分别陈列着不同的设计展品:珠宝、服饰、家具/建筑等等。而在每个展览盒子的相连空间内,放置着与相邻两个展览空间相关的作品。比如在你从家具/建筑“展览盒子”走向服饰“展览盒子”的过程中,会看到以藤本壮介蛇形画廊(Serpentine Pavilion / Sou Fujimoto)为灵感的服饰作品,也会看到以建筑模块化语言为启发的织物设计云(Cloud)。“设计本身就是一种多学科的结合,你很难真的去说一个设计作品特定属于哪一种类型的设计”,杜星莹说到。

把设计看作是功能性的艺术,并以人为本,笔者相信这与她多元的学科背景相关。杜星莹拥有着多学科的背景,包括历史保护,建筑可持续设计和室内设计,她现居于纽约,现作为一名设计师工作于美国共享办公WeWork公司纽约总部。她向我们透露,今年她计划将在国内举行一系列个人设计展,用以回顾和交流近几年的设计实践和思考。

Tags:

本文暂时没有评论,来添加一个吧(●'◡'●)

欢迎 发表评论:

最近发表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