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博客文章 正文
现在IT已经进入了微服务时代,作为运维,思想观念也需要跟上,所以,这里跟大家说一下,运维需要知道哪些知识。
服务架构演变史
首先说一下架构的演变史。
应用架构已经从最开始单体架构,SOA架构逐渐演变成了现在最新的微服务架构。每个架构的演变,都是对开发的一次解放,也是对运维的要求进一步的提高。可以这么说,运维在这些年来,逐渐变得越来越专业,越来越重要。
单体架构
首先说一下单体架构吧,就是一个业务就是只有一个Java WAR文件,一般也就一个Redis,所有的功能都在一起,代码也都在一起。单体架构是最早的开发模式,现在还有很多小的项目使用这种方法,因为方式很简单。但是也带来了很多问题,诸如开发麻烦(所有的开发在一个项目改代码,递交代码相互等待,代码冲突不断),维护麻烦(代码功能耦合在一起,新人不知道何从下手),部署麻烦(构建时间长,任何小修改必须重新构建整个项目,这个过程往往很长),稳定性差(一个部分出问题就全挂了)。
然后随着业务的要求逐渐增加,所有就有了面向服务的架构——SOA架构.
SOA架构
SOA可以这样粗暴的理解:把系统按照实际业务,拆分成刚刚好大小的、合适的、独立部署的模块,每个模块之间相互独立。
使用SOA架构,会有多个服务模块,那么这些模块是如何组装在一起的呢?那就是使用了企业服务总线(ESB)。
在一个大公司,会有很多的服务,比如说OA,考勤,财务,对外的业务等等,这些服务开发的人员都不一样,开发的语言可能也用的不同,那么怎么样把他们集成在一起,并且可以互相通讯呢?
首先,每个服务都会需要提供一个可以被远程调用的通用接口,并且注册到ESB上,ESB负责服务注册和服务治理。有了ESB,我们就能清晰地看到服务被谁谁谁调用,谁谁谁调用了哪些服务,哪些服务是热点服务需要配置服务器集群,而对这个服务集群的负载均衡也是ESB可以完成的重要功能之一。
但是,SOA也只是一个粗粒度的拆分,并且为了兼容各种不同的服务,会有一个很笨重的ESB总线,因此,又诞生了一种新的架构——微服务架构。
微服务架构
微服务架构舍弃了笨重的ESB总线,取而代之的是轻便的apigateway,也就是api网关。
API网关负责服务请求路由、组合及协议转换。客户端的所有请求都首先经过 API网关,然后由它将请求路由到合适的微服务。API网关经常会通过调用多个微服务并合并来处理一个请求。它可以在 WEB协议与内部使用的非WEB协议之间相互转换。
除此之外,微服务还对服务进行了更细粒度的拆分,把服务拆分成了一个一个的组件,每个组件都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实现。这样就好比原来是一个部门去整体开发一个业务,现在是精确到每个人负责其中的一个功能。
微服务的出现,使得开发更加的专注,只需要实现一个功能,并且微服务之间更进一步的解耦合,从而可以频繁发布。
对运维的要求——自动化部署平台
随着服务架构的演变,对运维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首先是发布频率的极大改变,单体架构的发布很少,可能是一个月几次,或者几个月一次,每次发布都会选择在晚上或者用户较少的时间。到了SOA架构,服务之间的解耦合,使得服务发布频率变大,开始变成一周好几次或者一天一两次。现在的微服务时代,发布的频率变成了一天好几十次甚至几百上千次,因此,自动化部署平台(CICD)也就是运维必须要搭建的服务了,不然无法满足频繁发布的要求。
自动化部署平台,现在的主要框架还是Git+Jenkins+harbor+k8s+配置管理这一套架构。
首先,git是代码管理中心,开发在写完代码后会推送到git上,根据实际的需求,可以是推送到指定分支后自动触发webhook调用jenkins,或者是在jenkins上手动进行发布,这个是运维要根据实际需求来实现。提交代码后,就是CI ,持续集成(CI)是构建软件和完成初始测试的过程。通过jenkins来拉取git上的代码,然后进行编译构建成指定的产物(二进制包或者镜像),并且完成初始的测试,并且把产物归档(上传到指定机器或者harbor)。在大多数使用k8s的公司,编译产物都是镜像,并且上传到harbor中,打好对应的tag。
CI完成后,就是CD,持续部署(CD)是将代码与基础设施相结合的过程,确保完成所有测试并遵循策略,然后将代码部署到预期环境中。CD大多数也是使用jenkins来实现,使用jenkins从git上拉取对应的部署文件,可以是helm,也可以是yaml文件,并且将对应的镜像传输至指定环境的harbor,通过执行helm或者yaml文件,来拉取对应的镜像并且部署到k8s平台上。同时,为了统一管理各个微服务的配置文件,也会需要一个统一的配置管理中心,可以使用k8s的configmap,亦可以使用第三方的配置管理中心,比如说nacos或者eureka。
CD很多还会伴随着测试和监控,以及日志的收集.
说完了自动化话部署平台,接下来就是微服务的编排与治理,将会在下一篇文章为大家介绍。
猜你喜欢
- 2025-05-11 idea整合dockerfile插件,打包镜像(docker环境可不安装)
- 2025-05-11 超详细!基于k8s+docker+jenkins的一站式 DevOps 环境搭建教程-下
- 2025-05-11 Kubernetes(K8s)+ GitLab + Jenkins 实现CI/CD
- 2025-05-11 docker的镜像和仓库(docker镜像仓库地址)
- 2025-05-11 轻量容器如何改变开发世界?Docker 基本概念与架构详解
- 2025-05-11 目前还能用的Docker容器加速方案和可用镜像源
- 2025-05-11 替代虚拟机的容器Docker安装教程——(Windows版)
- 2025-05-11 k8s系列-06-containerd的基本操作
- 2025-05-11 K8s+Jenkins+Harbor+Gitlab+Pipeline+Rust 持续集成(三)
- 2025-05-11 揭秘!GitLab CI/CD 配置的秘诀(gitlab ci trigger)
你 发表评论:
欢迎- 366℃用AI Agent治理微服务的复杂性问题|QCon
- 358℃初次使用IntelliJ IDEA新建Maven项目
- 353℃手把手教程「JavaWeb」优雅的SpringMvc+Mybatis整合之路
- 351℃Maven技术方案最全手册(mavena)
- 348℃安利Touch Bar 专属应用,让闲置的Touch Bar活跃起来!
- 346℃InfoQ 2024 年趋势报告:架构篇(infoq+2024+年趋势报告:架构篇分析)
- 344℃IntelliJ IDEA 2018版本和2022版本创建 Maven 项目对比
- 342℃从头搭建 IntelliJ IDEA 环境(intellij idea建包)
- 最近发表
- 标签列表
-
- powershellfor (55)
- messagesource (56)
- aspose.pdf破解版 (56)
- promise.race (63)
- 2019cad序列号和密钥激活码 (62)
- window.performance (66)
- qt删除文件夹 (72)
- mysqlcaching_sha2_password (64)
- ubuntu升级gcc (58)
- nacos启动失败 (64)
- ssh-add (70)
- jwt漏洞 (58)
- macos14下载 (58)
- yarnnode (62)
- abstractqueuedsynchronizer (64)
- source~/.bashrc没有那个文件或目录 (65)
- springboot整合activiti工作流 (70)
- jmeter插件下载 (61)
- 抓包分析 (60)
- idea创建mavenweb项目 (65)
- vue回到顶部 (57)
- qcombobox样式表 (68)
- vue数组concat (56)
- tomcatundertow (58)
- pastemac (61)
本文暂时没有评论,来添加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