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博客文章 正文
然后这是一张背景图:
今天的任务很简单,我要对第一张图中的人物进行抠图,然后贴在背景图上。
这个操作用PS并不复杂,让我们来看一下这一过程如何用代码来实现~
私信菜鸟007获取神秘大奖一份!
素材处理
首先,导入一些工具包
opencv(cv2),用于图像处理
numpy,用于数据计算。
matplotlib用于出图。
然后,导入前景图。
因为opencv的图片默认使用BGR图像格式,而我们通常使用的图片是RGB(红,绿,蓝),所以,需要再转换一下格式,否则查看时颜色会失真。
最后打印图片规格和图片本身
同样的方法,导入背景图
#导入背景图 back_img = cv2.imread('back_img.jpg') #图片导入 back_img = cv2.cvtColor(back_img,cv2.COLOR_BGR2RGB) #转换颜色模型 print(back_img.shape) #打印图片规格 show(back_img) #显示图片
效果如下,高1079,长1920,3通道。
我们发现人物图高度和背景高度差不多,且我们只要中间的人像即可,那么我们先来适当地裁剪一下图片
#裁剪图片 img = img[0:1000,150:550] #裁剪图片大小 show(img) #显示图片
通过切片,裁去了logo
再对图片缩小10%,这样大小最为合适
#缩放图片 print(img.shape) #打印图片规格 img=cv2.resize(img,None,fx=0.9,fy=0.9) #图片缩小10% print(img.shape) #打印图片规格
打印一下图片尺寸,发现裁剪成功
图片在计算机中是用数字矩阵形式保存的,红、绿、蓝三个颜色通道每种色各分为256阶,分别由0-255这256个数表示。比如900*360的图片,可以理解为900行360列的像素矩阵,而每个像素又是由R,G,B三个数字确认其颜色的。于是,我们先把图片的行,列数记录下来,稍后可以用诸如遍历的方法读取每个像素,再对其进行矩阵计算。
#拆分图片信息 rows,cols,channels = img.shape #拆分图片信息
▼
抠图:三种效果
抠图的方法雷同PS,我们要先建立个蒙版。在开始之前,我们先需要把图片转换成HSV格式,这是一种比较直观的颜色模型,可以更好的数字化处理颜色。
#转换格式 img_hsv = cv2.cvtColor(img,cv2.COLOR_RGB2HSV) #把图片转换成HSV格式,用于抠图 show(img_hsv) #显示图片
看下效果:
虽然不能直视,但做法显而易见,只要把非蓝色的部分提取出来。我们设定一个阈值,在最小阈值以下和最大阈值以上,图像变为0,而在阈值之间的变为255。
#抠图 lower_blue=np.array([0,0,0]) #获取最小阈值 upper_blue=np.array([0,255,255]) #获取最大阈值 mask = cv2.inRange(img_hsv, lower_blue, upper_blue) #创建遮罩 show(mask) #显示遮罩
然后,遮罩就这么给整了出来。
不过,我们发现,人物中间有那么多小点点,我需要把它们去掉。这里使用形态学图像处理的基本方法,先腐蚀后膨胀。其原理是在原图的小区域内取局部最小值和最大值,背后的逻辑为深度学习中的卷积神经网络。
通过尝试,我发现还可以使用开运算(先腐蚀后膨胀的整合运算)直接完成这一过程,且效果相对较好。
erode=cv2.erode(mask,None,iterations=3) #图像腐蚀 show(erode) #显示图片 dilate=cv2.dilate(erode,None,iterations=1) #图像膨胀 show(dilate) #显示图片 opening = cv2.morphologyEx(mask, cv2.MORPH_OPEN, cv2.getStructuringElement(cv2.MORPH_ELLIPSE, (8,8))) #开运算 show(opening) #显示图片
大家可以自行比较下腐蚀,腐蚀后膨胀和开运算的效果:
▼
图像合并
最后,终于到了图像合并环节。先设定人物在背景图中的起始位置。再遍历遮罩中的每个像素,如果是0(代表黑色),则把人物图像上的颜色赋值到背景图像上。
center = [70,240] #设置前景图开始位置 for i in range(rows): for j in range(cols): if opening[i,j]==0: #代表黑色 back_img[center[0]+i,center[1]+j] =img[i,j] #赋值颜色 show(back_img) #显示图片
运行完毕,显示结果:
受限于图片质量和简化代码,略显粗糙,但大体已经达到功能~
最后,调整图片格式,并保存。
back_img = cv2.cvtColor(back_img,cv2.COLOR_RGB2BGR) #图像格式转换 back_img=cv2.resize(back_img,None,fx=0.8,fy=0.8) #图像缩放20% cv2.imwrite('result.png',back_img) #保存图像
记得私信菜鸟哦,教程到此为止!
猜你喜欢
- 2024-10-02 OpenCV(10)——几何变换之缩放(opencv图像几何变换)
- 2024-10-02 OpenCV:图像旋转与缩放(opencv mat旋转)
- 2024-10-02 [OpenCV实战]51 基于OpenCV实现图像极坐标变换与逆变换
- 2024-10-02 使用opencv实现深度学习的图片与视频的超分辨率
- 2024-10-02 人脸检测-opencv(人脸检测识别)
- 2024-10-02 使用OpenCV和python自动捕捉微笑的自拍(Python完整实现)
- 2024-10-02 如何用Python和OpenCV进行图像识别,实战教程
- 2024-10-02 基于OpenCV对神经网络预处理人脸图像的快速指南
- 2024-10-02 Java,OpenCV,分割图像,提取图像RGB、图像放大缩小、图像裁剪
- 2024-10-02 OpenCV实现图像缩放不失真(opencv图像resize)
你 发表评论:
欢迎- 07-08Google Cloud Platform 加入支持 Docker 的容器引擎
- 07-08日本KDDI与Google Cloud 签署合作备忘录,共探AI未来
- 07-08美国Infoblox与Google Cloud合作推出云原生网络和安全解决方案
- 07-08GoogleCloud为Spanner数据库引入HDD层,将冷存储成本降低80%
- 07-08谷歌推出Cloud Dataproc,缩短集群启动时间
- 07-08Infovista与Google Cloud携手推进射频网络规划革新
- 07-08比利时Odoo与Google Cloud建立增强合作,扩大全球影响力
- 07-08BT 和 Google Cloud 通过 Global Fabric 加速 AI 网络
- 最近发表
-
- Google Cloud Platform 加入支持 Docker 的容器引擎
- 日本KDDI与Google Cloud 签署合作备忘录,共探AI未来
- 美国Infoblox与Google Cloud合作推出云原生网络和安全解决方案
- GoogleCloud为Spanner数据库引入HDD层,将冷存储成本降低80%
- 谷歌推出Cloud Dataproc,缩短集群启动时间
- Infovista与Google Cloud携手推进射频网络规划革新
- 比利时Odoo与Google Cloud建立增强合作,扩大全球影响力
- BT 和 Google Cloud 通过 Global Fabric 加速 AI 网络
- NCSA和Google Cloud合作开发AI驱动的网络防御系统,加强泰国网络空间的安全性
- SAP将在沙特阿拉伯 Google Cloud 上推出BTP服务
- 标签列表
-
- ifneq (61)
- 字符串长度在线 (61)
- googlecloud (64)
- messagesource (56)
- promise.race (63)
- 2019cad序列号和密钥激活码 (62)
- window.performance (66)
- qt删除文件夹 (72)
- mysqlcaching_sha2_password (64)
- ubuntu升级gcc (58)
- nacos启动失败 (64)
- ssh-add (70)
- jwt漏洞 (58)
- macos14下载 (58)
- yarnnode (62)
- abstractqueuedsynchronizer (64)
- source~/.bashrc没有那个文件或目录 (65)
- springboot整合activiti工作流 (70)
- jmeter插件下载 (61)
- 抓包分析 (60)
- idea创建mavenweb项目 (65)
- vue回到顶部 (57)
- qcombobox样式表 (68)
- tomcatundertow (58)
- pastemac (61)
本文暂时没有评论,来添加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