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编程技术博客社区

网站首页 > 博客文章 正文

注意!这一国家标准正式发布,武汉大学为第一起草单位!

baijin 2025-03-03 17:24:07 博客文章 17 ℃ 0 评论

近日,国家标准GB/T 43251-2023《纳米技术 小尺寸纳米结构薄膜拉伸性能测定方法》正式获批发布。武汉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力学系高恩来副教授为第一起草人,武汉大学为第一起草单位。

纳米结构薄膜在导电、导热、过滤分离等领域存在多功能应用。拉伸性能是纳米结构薄膜质量控制和应用开发的核心指标,其准确表征和测量是纳米结构薄膜的研究、开发和应用的基础。

纳米结构薄膜的尺寸取决于制备条件和应用领域。目前针对小尺寸纳米结构薄膜没有标准规范测试方法,现有方法所用的测试样品(形状与尺寸)和测试方式(固定与加载)各异,而系统的实验研究表明,测试条件和样品尺寸的选择会明显影响纳米结构薄膜力学性能的量化表征。

本标准着力于市场需求,提出高精度、低成本的测试方法,对试样的尺寸、样品的夹持方式、加载速率等进行规范,为相关产业的有序、高效发展提供支撑。

该标准项目提案由武大高恩来副教授、清华大学徐志平教授等提出,并于2020年正式批复立项,随后成立标准制定工作组。参与标准编制工作的单位包括武汉大学、清华大学等知名科研单位和相关企业。

高恩来副教授主要面向基础科学前沿与国防军工等需求,从事超刚、超硬、超强等超常材料的物理力学设计与数据驱动发掘研究。在JMPS、Science、Nature Communications、ACS Nano等发表学术论文多篇;主持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与面上、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曾获湖北省楚天学者、武汉市黄鹤英才、武汉大学十佳优秀教师等荣誉。
此外,高恩来副教授坚持以研促教,指导本科生在JMPS、ACS Nano等重要国际期刊发表SCI论文十余篇。

标准是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的技术支撑,是国家基础性制度的重要方面。

作为百卅名校,武汉大学在参与国家标准制定方面,一直有着不俗的表现,各大领域都闪耀着武大人奋进的身影——

由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乐鹏教授牵头编制的OGC首个地理人工智能国际标准于2023年9月正式发布,是我国在OGC首个自主提出立项并通过审查的国际标准;

由武汉大学卫星导航定位技术研究中心刘经南院士、郭迟教授牵头制定的《道路高精导航电子地图数据规范》是国内首发的关于高精导航地图的行业标准,于2023年11月1日起实施;

不久前,由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熊斌教授团队牵头制定的首部《循环肿瘤细胞检测在胃肠道肿瘤诊疗中的应用中国专家共识(2023版)》发布,为循环肿瘤细胞检测在胃肠道肿瘤诊疗中的应用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支持

……

一项项成就彰显着武大人不断突破,脚踏实地的奋斗之姿。

近年来,为加快科研创新,武汉大学稳步推进大型科技基础设施、全国重点实验室、前沿交叉学科独立科研机构、高端科研共享服务平台等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积极推进武汉光源、重离子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牵头组建湖北珞珈实验室、武汉量子技术研究院等一批高水平科研机构。

与此同时,学校积极搭建高水平人文社科研究平台,哲学社科类重大平台“全口径、不缺席”,国家级研究平台数量位居全国高校前列。

依托“硬设施”“大平台”,武大主动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在关键领域持续推出原创性、引领性科研成果。

“珞珈星座”俯瞰寰宇、农业“中国芯”保障粮食安全、积极推进新型高校智库建设、持续服务健康中国战略……处处可见武大人的身影,时时可闻武大人的声音。

未来,武大人将继续与时偕行,奋楫学术之海,躬身科研报国,把智慧与心血洒向祖国最需要的地方,谱写更精彩的篇章!

更多精彩资讯,欢迎关注头条号:武汉大学招生办公室

注:文章部分素材来源于武汉大学官网、官微等

Tags:

本文暂时没有评论,来添加一个吧(●'◡'●)

欢迎 发表评论:

最近发表
标签列表